云計算技術最開始是由Google在二零零六年提起,2008年amazon逐漸投入實踐運用,并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趨勢,如今全世界云計算技術的行業龍頭也正是amazon;而國內最開始做云計算技術的是阿里云服務,次之是騰訊云服務,百度云和華為云服務開始均在二零一七年
就現在市場及第三方平臺統計分析看來,國內云計算技術綜合排名:阿里云服務>騰訊云服務>天翼云>金山云>華為云服務==百度云;從財報看來,騰訊云服務的全年度財報預計能達到阿里云服務的42%上下,騰訊云服務2019財報超出171億,阿里云服務前三季度僅第三季度過百億元,四季度受新冠疫情干擾,過百億元還是有難度系數的,暫時性按全年度四百億預計
2、服務項目:國內的云計算服務核心的服務項目形式是智能客服系統、工單、客服熱線、服務上門四種組成部分,像AT這類大型廠,工作人員成本費用極高,因此 原廠的服務上門通常是專門針對政府部門或是大B顧客,通常的中小型顧客,是沒辦法享用原廠的服務上門的;智能客服系統這方面就不要多講,每家都類似,處理個小問題或常見故障還好,至關重要的問題都沒有很可靠,基本上都得靠工單來處理;客服熱線更不要說,接聽電話的是向你推銷產品的,很是95187,怎樣按鍵都難以尋找售后服務工作人員。
3、使用性能:擔任云計算技術工作這五年,逐漸觸及的是阿里云服務,我們銜接的顧客也是用的阿里云服務;19年初也就是在騰訊官方930以后沒多久逐漸觸及騰訊云服務的相關產品,并逐漸向組成部分消費者推廣;從本人運用感受及其消費者的意見反饋看來,騰訊云服務的產品在使用性能上和阿里云服務旗鼓相當,在某些產品的連接上,比阿里云服務便捷一些,比如說直播/點播的連接能用達到小時級別;我觸及到的大多數顧客直播/點播都用的騰訊云服務;
4、價位:兩家的產品線都很長,沒有做過全系產品的價格對比,僅從云服務器的價格對比看來,騰訊云服務比阿里云服務便宜,價位整體優惠服務項目在5-10%上下,數據庫及安全產品等價位類似,互有上下。那么這兩家該如何選擇呢?本人認為對于中小企業來說,兩家是值得信賴的品牌,并且對新用戶提供各種優惠政策,選擇誰家是正確的選擇;如果涉及的業務線比較寬或是業務安全性要求比較高,能夠兩家同時選擇,利用各自的優勢來為自身的業務服務項目;或是兩家通過DNS來配置雙活,保障業務系統的高可用。
實際上云服務器是能夠看成是運作在云上的一個虛擬的電腦。云服務器也是底層基礎設施,所有的網站、網絡軟件和網絡服務是基于云服務器上運作的,當然這也就是它能干的事情。重要性的話通俗點說能夠把云服務器看成是當下的供電所一樣重要。而且云主機多了,也需要工具管理云服務器,類似安騰云商就是專門管理云主機的工具軟件。
但是這些問題僅僅是出現于沒有更換ip地址的情況下。